这不就结了吗?就起到的效果来说还是一样的,王良妃拥有了谢七姐的背书,虽然是私人名义,但考量到她的身份,和官方的又有什么不同?她照样可以操作着去保住自己的性命,而且必须领双吉的情,但使团在官面上那就好周旋得多了,也不用应对敏朝官府的诘问:我们表面上什么都没做啊,七姐私人的一些交往,这个不属于公务范围,不必和你们交代吧?

甚至于对使团的同事,也没什么交代不过去的,双吉的做法是合规的,她确实基于私人感情,做了一些许诺,但这不也是人之常情吗?难道你们就不同情被无辜牵连的王良妃吗?

到底还是年纪小,锻练太少了,谢双瑶认为,和差不多同龄人的皇帝比,双吉不如——皇帝虽然比谢双吉要大,但他启蒙晚,所以姑且认为心里年龄差不多吧。

谢双吉自小跟着谢双瑶的教育长大,教育条件比皇帝要优越多了,但两人的政治素养有明显差距,而其中的原因就是,双吉自小成长的环境太好太顺了,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政治的严肃性和严谨性,也从来没有思考过政治和人性的冲突与调和。

也是在京城生活得太久了,被家天下的氛围侵染,思想上首先就不够端正,如果她不是六姐血亲,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吏目,谢双瑶相信,七妹早就对于这分寸了然于胸了,毕竟一个普通的吏目在面对明显违规的要求时,首先要考量的是自己如果照办了,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甚至被治罪。

双吉本人或许没有清晰的思考过,但她出入宫廷耳濡目染,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身边人种种特殊的待遇,无形间肯定有信心,这种基于善意的行为,即使违规,顶多做做检讨,需要她本人承担的后果怎么也不会太严重的。

愚蠢,是比恶毒更可怕的罪,恶毒的人还可以合作,但愚蠢的人在脱离愚蠢之前是不能予以任用的,尤其是不能在京城这样,敌方政权的核心任职。谢双瑶给妹妹写了回信,“以你现在的政治素养与应变能力,你不适合再待在使馆了,在那里你能发挥的作用很小,我会把你调回云县来,隐姓埋名从基层做起,虽然你出生时我们还很穷,但很显然你已经脱离了群众,对这世道并没有真正的视野,你需要从小处开始重新学习和了解整个体系。”

“不过,至于你对于此举

章节目录